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更好地运用自身所学与所长,帮助当地打造农特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近日,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架猕果团队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前往陕西宝鸡市眉县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活动。深入学习了解当地的数字赋农、数字助农新模式,并进行了眉县猕猴桃有关的宣传视频拍摄创作以及爱心捐赠等活动。

该团队暑期深入眉县开展助农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新媒体网络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并且精准帮扶眉县发展困难家庭与适龄儿童,为当地带来了切实的帮助,取得农户与政府的大力肯定与支持。该团队成员始终秉持发挥青春力量,彰扬政法学子精神,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关注三农问题,体味三秦民生的理念,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与干劲,顺利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把背影留在三秦大地的田野上,把帮助留在发展困难的农户上,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磨砺品性,激扬青春。

(1)实地调研乡村发展,青春聚焦乡村振兴
眉县隶属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秦岭北麓,渭河穿境而过。县域总面积863平方公里,辖7镇1街、86个行政村,33万人,是关学创始人张载故里,中国猕猴桃之乡和秦岭主峰太白山所在地。当地依托特色产业猕猴桃与旅游业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近年来,眉县不断夯基础、建体系、育人才、强品牌,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工作。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团队成员在去往眉县县政府办公室后了解到,眉县是陕西省猕猴桃最佳优生区之一,全县93%的行政村,55%的农户都把猕猴桃作为主导产业,猕猴桃产业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7%。眉县这几年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确定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示范县”。 眉县县团委对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架猕果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乡村振兴需要新鲜的血液,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年轻人的支持,眉县县团委期待更多的青年能够支持乡村振兴,为眉县繁荣发展做贡献。
后又走进眉县猕猴桃产业园区与齐峰果业进行交流学习。齐峰果业深耕猕猴桃产业25年,从事猕猴桃育苗、种植、收购、储藏、分选包装、产品销售,以及农资农肥的生产和销售,先后荣获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电商示范企业”等称号,该团队参观了齐峰标准化生产车间,并且与齐峰办公室主任进行交流与学习,席主任介绍到齐峰引进德国标准化设备,并且在不断创新,后又着重与一架猕果团队介绍电商、网络媒体运营的内在逻辑,让一架猕果团队数字化赋方面更加成熟。 



(2)情系乡村品冷暖,暖心捐赠动人心
小法仪村区域面8.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712户、3365人,共有耕地面积4860亩,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3900余亩,先后荣获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县级先进村、平安村等荣誉称号、平安村等荣誉称号。
团队成员走访后发现眉县小法仪村部分家庭发展困难,于是决定购买物资,看望孤老,家庭教育缺失的孩童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五保户家庭及部分经济困难家庭中的老幼人群送米面等基本生活物资。对缺失家庭教育的学龄儿童赠予书包等学习用品、并且进行一对一学习辅导与交流,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做祖国未来的栋梁。其中一个小女孩抱着自己的新书包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对成员说着感谢。



(为五保户老人送去米面,老人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团队成员为贫困家庭中的学龄儿童赠予书包等学习用品)

(团队成员为贫困学子进行学习辅导)
(3)普法宣传合民心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运用在学校中学到的法律知识开展了农村普法宣传,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向小法仪村村民重点宣传了宪法、农业法、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业综合执法改革和示范创建情况等方面的知识。对村民们具体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回答,尽可能解决村民在法律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法律法规进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团队成员为小法仪村农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眉县县政府对本次“一架猕果”暑期实践活动表示强烈的欢迎及肯定,他们指出:“三下乡”活动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大学生等新鲜血液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是他们非常乐意看到的,他们看到中国的乡村不仅有老一辈驻扎下来,更有新兴力量源源不断地流入。”团队成员在辅导小法仪村学龄儿童学习后,孩子们向成员表示感谢。团队成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充实丰盈自身,发挥中国青年的新兴力量,我们相信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定能绽放出幸福的花朵,未来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增光添彩。当代青春西法大学子始终也会在中国国中放飞个人的青春梦想。

